中国冶炼网 - 冶炼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国际要闻 | 国内要闻 | 经营管理 | 贸易宝典 | 企业新闻 | 人物访谈 | 市场研究 | 政策法规 | 职场生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贸易宝典 > 全国劳动模范潘从明:用精益求精创造贵金属冶炼传奇
Q.biz | 商业搜索

全国劳动模范潘从明:用精益求精创造贵金属冶炼传奇

信息来源:y-i.com.cn   时间: 2020-12-20  浏览次数:21

从学徒到普通工人、再从高级技师到大国工匠、全国劳模,潘从明在技术创新的路上锲而不舍、精益求精,创造了贵金属冶炼的传奇。潘从明用二十四年的时间成长为铂族贵金属精炼师,准确度与化学检验结果完全一致的全国精炼师第一人。<\/p>

潘从明所在的提纯班就是从贵金属总含量不足10%的原料中,完成7种贵金属的高效分离,同时达到99.99%的纯度要求,为了达到这个要求,24年来在创新路上潘从明从未停歇。<\/p>

<\/p>

铂钯铑铱等贵金属是精密电子、航空发动机、燃料电池、光纤制造等国家战略高科技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,也是世界各国争相储备的重要战略资源。因受限于技术封锁,中国相关矿产资源利用率不足50%。镍矿废渣里的铂族贵金属含量极低,提纯1克纯度为99.99%的贵金属,需要用60多种化学试剂,经过20多道工序、200多个关键技术点,对至少5吨的镍矿废渣反复萃取。<\/p>

<\/p>

金川集团公司铜与贵金属分厂提纯班班长 潘从明:<\/p>

“提纯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最后精炼次数的确定,精炼次数多了会造成贵金属白白流失,精炼次数少了,最后的产品质量达不到99.99%纯度的出厂标准。”<\/p>

<\/p>

在提纯过程中,由于许多杂质和贵金属的性状非常相似,很多贵金属随杂质流失,提纯工作难之又难。为了弄清楚如何从黑乎乎的镍矿废渣里提取更多的贵金属,潘从明发明了“颜色判断法”,通过观察废弃渣浑浊液体的颜色,和每一次提纯时溶液颜色的微妙变化,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。<\/p>

<\/p>

贵金属在精炼过程中,颜色的变化有40多种,因为化验分析跟不上,潘从明就想能不能拿孩子的彩笔,做一种比色卡,来一一对应溶液颜色的变化,来判断最终产品质量能否合格。<\/p>

二十四载,潘从明带领团队通过设备改造、工艺优化等,使金川铂族贵金属从设计能力400千克到现在生产能力4500千克以上,创造出金川贵金属产品连续33年保持99.99%纯度、品级率达到100%的奇迹,他所在提纯班也被评为“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”。<\/p>

<\/p>

潘从明的徒弟 杨万虎:<\/p>

“师傅发明的贵金属冶炼工艺,在国内外都是领先的,能够作为他的徒弟,我感到非常骄傲,也非常自豪,我将会学习师傅身上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,不断的为贵金属的事业做更大的贡献。”<\/p>

<\/p>

如今,潘从明带领他的团队已拥有国家级发明专利30项,还有28项正在申请中,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6项,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共18篇,他已累计培养获得甘肃省及金川集团公司技术能手、技术标兵等贵金属精炼人才35名。<\/p>

记者:杨瑛 屈冰<\/p>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冶炼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